第十八章:黄义明一打石宝寨 (第1/2页)
第十八章:黄义明一打石宝寨
刘惠恕
且说黄义明自派罗秀兰、俞伯海赴中原采购马匹之后,一直在等待回音。一日黄文明正在军帐与计子善、杨复盆与董琼英夫妇议事,协商如何尽快安定重庆民生,军帐外忽报罗秀兰、俞伯海夫妻已带随从百人及一百马战马回归,听罢大喜,急叫入帐议事。
听罢罗秀兰、俞伯海二人秉报,黄义明一喜一怒。喜的是因西安茶马客栈设立,已开通前往中原贩马的通道以及生财之路,不必再追加投资,中原战马以及通过茶马客栈贸易得银会源源不绝入川,黄义明一统蜀地、带领川民共创大同伟业的设想当可实现。怒的是武陵王谭宏不知好歹,拦路抢劫。乐山邦并不差这三千两银子,但此钉子不可不拔,否则的话尚有两千匹战马得从水面陆续入蜀,总不致于匹匹战马均交赎金。于是询问众人当以何计对付谭宏?
计子善道:谭宏乃盗贼出身,追随李闯从事饷马生意日久,今李闯虽败,却不知悔改,不可理喻,只能以武力剪除。董琼英道:我在重庆营生,过去干的也是这一行的生意,久闻谭宏之名,知其乃一勇之天,不足为虑,智取即可。
众人协商结果是:必须以武力除去谭宏,控制石宝寨水路,而要做到这一点,先须派人探听石宝寨的虚实。黄义明于是叫来帐下从征诸将协商。此次随黄义明出征重庆的三军六将分别为:第一军主将俞伯海,副将任克直;第二军主将袁家依,副将柳树勋;第四军(女军)主将史洁梅,副将唐碧瑛。时第一军主将俞伯海随其妻罗秀兰赴中原贩马返四川时,在石宝寨已露过脸,不可再用。第四军主将史洁梅、副将唐碧瑛是女子,出行不便。于是便命令第二军主将袁家依与副将柳树勋,化装成重庆挑夫,前往赴忠县江岸探访石宝寨军情。
接黄义明指令后,袁家依与柳树勋二将带上十余精壮士兵,先坐船一日至忠县下船,然后均打份成挑夫模样,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,棒子上系着两根粗黄麻绳,脚着破旧的草鞋,在白日强光的照射下,沿着长江西北岸遍布乱石的河滩上行走,一路吆喝生意。
这里所说的“重庆挑夫”,在当地的俗称是“棒棒军”。何以称“军”?是因为其在重庆当地人数众多。原来重庆是举世闻名的山城,城里面多坡坡坎坎,路很不好走,部分地方车马导交通工具无法穿行,便需要人力来挑负。久而久之,就诞生了一群人力挑夫,其一般手持一根棒棒和绳子在大街小巷里面揽活,其人数多达数十万人,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。
“棒棒军”多来自周边农村,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,当然也不断有来重庆做丝绸生意、卖水果,开小餐馆的小贩,因为生意不好做亏了本,最后改行做了“棒棒”,虽然挣钱并不多,但是不用担心亏本,靠天吃饭,只要还能动就饿不着。而源于重庆的特殊地形和港口经济,整个城区依山而建,出门就爬坡,下船即上坎,搬运东西成为难题。久而久之,重庆市民也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——大到买家具、米面,小到买几斤肉,如果不想自己动手,叫一声‘棒棒’,即有人应声而到。而他们也就成了重庆这一特定群体的称谓,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。
因此黄义明派袁家依与柳树勋,化装成重庆挑夫,前往赴忠县江岸探访石宝寨军情,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。而袁家依与柳树勋等,何以到了忠县后,要沿长江西北岸行走呢?原来石宝寨的位置,虽孤悬于长江之中,却近长江西北岸,抵达忠县之后,只要沿长江西北岸行走,就可以清清楚楚看清石宝寨的位置。
而如此一连数日,袁家依与柳树勋带人已探清了石宝寨的地貌特点,特返军中向黄义明汇报军情。而根据袁家依等探得的军情,石宝寨的基本地貌特点是:
远看似浮于江心的一座盆景,近看则有一条水道在傍岸处绕寨而过,而这条水道实亦石宝寨的军港,有三百余艘战舰均停靠于港中,在长江岸及石宝寨树荫的掩遮下,不易被人发现。而厉害的是:谭宏的这三百艘战舰均三层楼舰,下有六轮,在机械制动下,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如飞,无须以人力划桨。此楼舰周边又蒙以牛皮,不怕水浸。在头两层战舰中,士兵持弓箭御远敌,而楼船底层士兵则持刀枪,御近敌。靠此楼舰,石宝寨曾屡败官军水军进剿,这也是谭宏得以横行长江水面的主要军事力量。由于谭宏的士兵平时主要驻札于石宝寨中,而石宝寨又因孤悬于水面之上,普通人不得上,因此寨内军情不明。至于罗秀兰、俞伯海所押被扣战马,均放养于军马山,军马山距石宝寨水路下行约三十里,位武陵县境长江东南岸,系一大片方圆约百里山岭,四周围以巧匠所置锰钢围栏,平时马不得出。山内有专人管理饲马,人亦不得出,启围栏钥匙据言藏于石宝寨中,有专人持掌。
听罢袁家依与柳树勋所报谍情,黄义明笑道:如谍情所报,则破石宝寨易事耳。众人问细因?黄义明道:可效岳武穆破洞庭湖杨幺水军之故智。众人道:愿听其详。黄义明道:
建炎四年(1130年),洞庭湖区有农军首领钟相起兵反宋,钟相被杀后,杨幺等又聚众占领洞庭湖区,于湖心岛设垒,采取“陆耕水战”之法,屡败宋兵。宋廷视之为“心腹蓄毒”。屡次遣使招安、派兵征剿,均遭失败。无奈之下,绍兴五年(1135年)二月,宋高宗以宰相张浚为督军,以岳武穆为荆湖南、北、襄阳府路制置使,将兵五万人围湖剿贼。岳武穆军四月抵达潭州前线,先是招降杨幺部将黄佐,令其返湖中暗中招降杨幺部余众。当月,岳武穆又以前讨杨败将任士安将兵二千,出战诱敌,暗中设伏,四面围击外湖贼军,大获全胜。五月,宋廷欲召丞相张浚回朝,张浚认为杨幺湖中水寨一时难破,欲还朝。岳武穆则劝张浚缓行,八日内必当破敌,“俘诸囚于都督之庭”。张浚听信了岳飞的话,放缓行程。时至八日,岳武穆以杨幺水军降兵先入湖击贼。又自知湖区地险,官军舟师水战不及杨幺车船之坚,遂先遣人开堰闸泄水,放木筏堵塞湖中诸港,散青草于湖面,以滞车船。继以杨幺降将杨钦为向导,率军进围杨么寨。杨幺率楼船出战,因船轮被湖中腐草所塞,不得行,不及官军小船灵活,又被施以火攻,大船尽数被焚,杨么兵败被俘,后被处死。夏诚死守湖心水寨,亦被官军攻破,被擒授首。此战,从初二日岳武招降杨钦,令其反正,到初十日破湖心水寨,大获全胜,擒杀杨幺,恰好八日。宋相张浚因此感叹:“岳侯殆神算也。”岳武穆因以此战平杨幺(1108—1135年)之功,加检校少保,进封武昌郡开国公,后又升荆湖北路、襄阳府路招讨使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