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米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糯米书库 > 赵惠文王传 > 恶耗:光狼城破

恶耗:光狼城破

  恶耗:光狼城破 (第1/2页)
  
  几年前,诸侯合纵伐齐,廉颇孤军深入,攻破河间地,被诸侯誉为勇冠三军。几年后,廉颇再次领军向东伐齐。齐、赵两国交战于阳陵。
  
  阳陵,位于魏、赵、齐三国交界处,属于齐国的重邑。魏王遫不满足燕、赵瓜分齐地,也想趁火打劫。此举,引发燕赵强烈不满。燕赵助魏抗秦,魏不知恩图报,却想染指齐地瓜分势力。燕赵一怒,合兵攻打魏国伯阳。魏国被燕赵击败,丢了伯阳,不敢插手齐国内政。然,魏国却通过阳陵,暗地援助齐国。赵国伐阳陵,就是为了切断齐魏两国之间的联系。
  
  廉颇战齐,再显神威,一战而破阳陵,击溃魏齐联军。
  
  伐齐大捷的消息,很快传回邯郸。
  
  赵王何喜道:“廉颇壮我赵氏之威。”
  
  就在这时,战鼓声雷鸣。赵王何闻鼓声色变,这是诸侯入侵的消息。一名斥候奔跑在官道上。斥候来到邯郸城下,高喊,“紧急军情。”
  
  守城将士不敢怠慢,连忙驱赶周围的人群。斥候骑马而入,直奔王宫。来到王宫台下,斥候下马,攀登台阶,进入大殿。
  
  “王上,紧急军情。”斥候取下竹筒,向前一送。
  
  缪贤见状,快步上前,接过竹筒,转呈给赵王。
  
  赵王何接过竹简,见上面的封泥完好,连忙拆开。
  
  只见,上面竹简写着:秦军复来。
  
  赵王何左手拿着竹简,右手攥着拳头,愤怒之极。
  
  这三年来,赵国对诸侯用兵,没有败绩。不仅合纵击败强齐,还兵围秦军于林。前不久攻下魏国伯阳,今又拿下齐国阳陵。然,秦国趁着赵国与诸侯交战,出兵讨伐,令赵国损失不轻。
  
  秦赵对战,赵国先丢蔺、祁,再丢石城。如今,秦军又来,赵王岂能不怒。
  
  “诸位,前线来报,秦军伐我。”赵王何语调有些愤怒,“该当如何。”
  
  “打吧!”韩徐为高声道,“秦国欺我太甚。”
  
  “王上,不能打。”一名老臣出声阻拦,“秦军强大,赵国势弱。”
  
  “是啊!不能打。”又一名大臣站出来劝阻,“我们主力在伐齐,又与魏国交恶。再与秦国开战,我们国力吃不消。”
  
  “是啊!是啊。”又有大臣道,“我们应该集中力量瓜分齐地。”
  
  “秦国伐我,不过是为了牵制我国。秦、赵不会全面升级。对付秦国,我们应该采取防守,而不是主动进攻。”
  
  “王上,忍一时风平浪静。”
  
  “忍,忍,忍。”赵王何鼻息沉重,“你们都叫寡人忍,寡人要忍到什么时候。”
  
  朝臣没想到赵王会震怒,一时间,朝堂鸦雀无声。
  
  “秦国多次伐我,寡人不想忍了。”赵王何肃杀的眼神看着众人,“我退一步,秦军就会进一步。寡人忍,只会助长秦军嚣张的气焰。秦军要打,便打。”
  
  “这个时候与秦国开战,并非明智之举。”大司寇赵宗站出来道,“我们与秦国开战,齐国就能得到喘息,魏国也会伺机而动。”
  
  宗室赵正也道:“如今,我们兵力都在齐地和南境。伐秦,兵力不够。王上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秦国给我们带来的损失,在齐国哪里得到补偿。”
  
  “臣也认为,我们应该将精力放在齐国,而不是秦国。”
  
  田部吏旬友也道:“国内粮草不足,若再开战场,很难供给。”
  
  “你们不战,莫非要寡人与秦国言和。”赵王何垮脸,“寡人丢不起这个脸。”
  
  赵宗道:“对秦,采取防御之势即可。”
  
  “臣,赞成。”
  
  “你们…”赵王何刚要发作,却见触胥使来一道眼神。赵王何压下怒意,喝道:“散朝。”
  
  回到内殿,赵王何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怒,大骂道:“秦国如此欺我,却无男儿抗秦。赵氏男儿的脸面都被他们丢尽了。”
  
  “王上息怒。”缪贤宽慰道,“当心气坏了身子。”
  
  “今日朝堂上的情况,你也看见了。寡人如何不怒。”说完间,赵王何一脚踹翻眼前的案几。案几上堆放的竹简,撒落在地。
  
  赵王何胸膛急剧起伏,怒意更甚,拿起一旁罐准备发泄。却听见缪贤喊道:“王上,不可啊!这可是楚国送给赵国的宝贝,扔坏了,可惜了。”
  
  赵王何见手中的宝物不能扔,就去拿其他的。
  
  “王上,这是魏王送的。”
  
  “王上,这是韩王送的。”
  
  “王上,这是燕王送的。”
  
  “这不能扔,那不能扔。”赵王何怒气道,“寡人还能扔什么。”
  
  “王上有气,臣知晓。生气,也不能乱扔东西。这些东西,都是宝贝。摔坏了,就没有了。”缪贤见赵王何情绪没有刚才激动,“王上要出气,打臣一顿。臣,这把老骨头,还经得住。”
  
  “你。”赵王何见状,想气,却又气不起来,挥手,“罢了!罢了。寡人被朝臣气得言行失态了。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