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长安之变的伊始 (第2/2页)
“我作为王家之主,跟殿下商议已然足够,对你保密,也是避免走漏风声。”
“现在殿下既然敢于坦诚布公,看样子也该到了动手的时候。”
王槐深吸一口气又问道:“那殿下有胜算吗?长安还在陛下的掌控之中。”
“有。”王嵩现在已经无妨告诉王槐整个计划,因为就算是告诉了王槐,朝廷想要临时镇压也非常困难。
“兵部尚书卢恩因为劝诫良言而被罢黜,但他的儿子卢毅曾在大宁府任职过节度使,在范阳也有一定的权力。”
“东宫决定调动范阳之地的边军进入长安。”
“范阳节度使马溯安和总督卢毅都有助东宫的心思。”
“而在五日之前,这支清君侧的王师,就在路上,快的话,今夜就到。”
王槐内心一紧。
永晋帝派遣兵马前去东南平叛,押送回京的桓盛有一军,但时间上已经完全赶不及回到长安。
现在整个长安只有皇甫坚的五千凉州军驻扎,王槐还不能保证皇甫坚能够拱卫长安。
假设楚世煦做好了完全的准备,等到范阳的边军一到,就让驻守长安的守军打开城门,那么局势就完全握在了楚世煦的手上。
现在王槐唯一的优势是在于,他是处于暗面的,东宫不知道他已经和楚世昭有了暗中的政治同盟。
这个好处特别大。
东宫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楚世昭的人,所以楚世煦成了,王槐依旧是有跳回东宫这一派的空间。
而且在这个过程中,王槐还能尝试暗中使绊子,给楚世昭争取空间,到时候楚世昭反杀了,他还是功臣,横竖都输不了。
当下的难点是王槐怎么为楚世昭争取时间。
如果就这样放范阳的边军入长安,那么楚世昭就算是拍马都赶不上,只有动摇起长安的防备力量,让范阳边军没有那么快入城,他才能有阻止政变的可能。
信息就是最大的优势。
他必须要向永晋帝告密,也必须要让永晋帝提前收缩长安的守备,才能有阻击范阳边军入京的脚步。
只是作为暗面,他不知道怎么样能把这份信息给传递出去。
最方便的办法,当然是直说。
但事情败露,永晋帝这一方要是输了,他王槐就是第一个祭旗的。
“陛下在位三十余年,根子尚在,未尝没有反制的手段,东宫造反,实为几个把持朝政的豪族逼宫,亦非所有大臣的想法,拼杀到最后,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。”
“若要成事,畏畏缩缩必难有所成。”
王槐紧咬牙关,望向王嵩道:“既要清君侧,兵部的人手就由我去督辖,就算那些人不能心向东宫,我也不能让他们助陛下一臂之力。”
王嵩本想留下王槐,不想令他单独行事,但转念一想,他王家是东宫的娘家,王槐帮了东宫,不正是帮了他自己,应该不太会出什么岔子。
王槐一走出宗族,就立刻行事匆匆地朝着宫里赶去,而他根本不敢抬着轿子,呼唤什么随从跟他一起走。
一路一人朝着宫里奔波,片刻也不敢迟缓。
“陛下,长安危矣!!!”